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

文章標籤&互評系統

一、文章標籤

  無名小站的網誌,以傳統「目錄」的方式來分類文章,使用者必須先開新資料夾,再將相關文章置入其中,才能達成分類文章的目的。當初小編在使用無名網誌 時,對於這種方式並未感到任何不妥,因為此與電腦中分類檔案的方式無異,在使用上相當直覺化。而在接觸過Google的網誌後,其所採用的新一代文章「標 籤」技術,逐漸突顯出某項小編以往不曾注意過的問題:以傳統「目錄」的方式來分類文章,會使文章受限於單一資料夾,而造成每篇文章只能歸屬於某一種類別, 而無法利用其它關鍵字找到該篇文章。

  例如小編的Google網誌上放置企業管理學報告裡屬於個人撰寫的部份,雖然這些文章內容皆與 「企業管理學」有關,但卻有「電影」討論議題或「書籍」心得等相異的文章類型,此時就可以在「編輯文章」頁面下方的「此文章的標籤」欄中輸入「企業管理 學,電影」或「企業管理學,書籍」,如此一來,在連結「企業管理學」的標籤時,就能查看這門學科裡所有的文章;在連結「書籍」的標籤時,就能查看任何有關 於書籍的文章(意即非「企業管理學」相關的書籍亦會出現在此頁面),這對於網誌的進階使用者而言是一大福音。

二、互評系統

  小編在看到同學給自己的評分時,內心多少會受到影響,因為撰寫一篇文章,必須耗費許多精神時間在搜尋相關訊息以及一段時日的實際體驗,最後才能將蒐集 的資料與個人經歷,以自己的語言表達。對小編而言,思考如何以更專業的方式論述個人觀點,是一件非常困難且極為痛苦的事,想必這對於閱讀文章的看倌們也是 同樣地痛苦吧?但小編仍不肯輕言放棄,因為撰文最重要的意義,不僅僅是讓讀者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學習知識,更是讓編者在撰文的過程中學習如何以有系統的文 字整合鎖碎的資訊,且能完整地呈現個人思想。

  有時候,投入的時間多寡並不等同於其所得的回饋。有些人,每天都花時間讀書,最後卻不敵 只在考前一週才準備的人。或許是尚未找到屬於自己的讀書方式,又或許是機運使然,亦可能是因天生稟賦迥異所造成,但真正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所累積的經驗 值,它能提升生命的價值,而非侷限於紙墨成績,因為辛苦掙來的財富可以被偷,但日月累積的智慧卻是任誰也偷不走的。雖然透過互評系統無法準確地得知每個人 背後的努力究竟有幾分,但它可以作為自己努力的指標,如果一篇文章無法被認同,意謂著編者語焉不詳或乏善可陳,那麼,我們就再接再勵吧!互相學習如何表達 自己的想法,相信總有一天能被認同的。

  因為,最重要的事情是,我們究竟在撰文的過程中學習到什麼呢?

1 則留言:

YKLee 提到...

很棒的文章, 非常有見地!
重在過程, 忘掉成績!

辛苦準備很久, 卻考輸臨時報佛腳的同學, 應該去找出真正的原因, 而不是將其認定是機運!